推薦書籍
中文出版品
書名:音樂與治療
書名: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
針對兒童族群的需求,包含: 學障、情障、過動、自閉…等。從理論概念出發,並且舉出許多台灣臨床實作與經驗的案例,除了更能清楚了解音樂治療面向,也可以從中了解音樂治療本土實作上的狀況。
書名:注意力交響樂-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
本書是由蕭瑞玲音樂治療師撰寫,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範例解說,讓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讀者,也能輕易理解各種多元及生活化的音樂活動設計,同時出版學習手冊,可互相搭配使用,更是事半功倍。
書名:音樂療法的基礎
本書是由日本的村井靖兒音樂治療師所撰寫,雖然出版已久,但仍能透過閱讀本書,循序漸進地了解音樂治療的原理、運用、及操作方式等等,也可以解開大眾認為「聽某首歌曲就可以治療某種症狀?」的迷思。
書名:琴鍵上的曙光
透過10幾個音樂治療個案故事,讓讀者透過音樂治療師的角度,了解音樂治療師的看法與思緒,更透過個案故事中的改變,了解音樂治療的互動方式。
書名:遇見音樂自療: 用旋律寫出生命新樂章
適合大眾閱讀,初步了解音樂治療與身心的書籍。書中有一些音樂與身心狀況相關聯的觀念,與現今臨床界「創傷」等相關議題很有呼應。可以讓一般民眾初步探索,閱讀起來也很輕鬆。
書名:聽~音樂比你想得更療癒:音樂治療30響
作者: 賴欣怡, 廖珮岐, 邱婷婷, 李一萱, 崔立
出版社:釀出版
出版日期:2017/03/16
ISBN:9789864451326
外文出版品
原文(英文)書籍為主
以下書籍順序並非按重要性或是出版時間排序,而是隨機排列
書名:An Introduction To Music Therapy: Theory and Practice 第三版
書名:Improvisation: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Music Therapy Clinicians, Educators, and Students
在音樂治療師的臨床工作中,即興的音樂演奏技能佔有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地位。Tony Wigram是一位使用即興出神入化的治療師,他將自己多年來運用即興的心得及技巧彙整成冊,全面地提供各種練習、創作及實際運用的知識,讓閱讀者能深入淺出的理解即興及其背後所帶來的意義。
書名:Playing and Reality (Routledge Classics) 第二版
Winnicott是一位小兒科醫師,因為接觸大量的孩子,開始對兒童心理學著迷,進而開始了兒童分析的工作。這本書為Winnicott根據論文〈過渡客體與過渡現象〉而延伸出的、更完整的思考,討論兒童創造力的起源,對於使用創造性媒材的治療師來說,是一本必讀的書籍。
書名:Flute, Accordion or Clarinet?
Oldfield, Loombe和Tomlinson三位是英國的音樂治療師,有感於現有文獻幾乎只關注音樂治療中鋼琴、打擊樂和聲樂的使用,故邀請了在臨床工作中使用各種樂器的音樂治療師撰文,反思他們與樂器的關係、以及他們在治療環境中使用樂器的方式,討論不同樂器在與各種族群工作中的優缺點;對於在臨床上使用樂器的各個音樂治療師來說,這將是必讀的書籍。
書名:Music in therapy
美國音樂治療之父編輯的書,內容包含描述音樂治療在不同settings (像是發展中心、學校、監獄等) 還有服務的對象時音樂治療這個服務的定位和其目標。 讓讀者可以對音樂治療有個基本的了解喔。
書名:Music therapy supervision
在修一門叫「音樂治療督導」的課所使用的教科書。讓讀者了解在督導學生時會有哪些面向需要注意和情況及處理方式。與學生的關係和引導方式等等。
書名:Music Therapy Handbook
由幾位經驗豐富的音樂治療師共同撰寫,針對音樂治療服務的族群,做了理論上的剖析,也有許多臨床經驗的紀載。除了服務族群的撰寫,也針對音樂治療不同取向,做出較為詳盡的解釋與討論。
書名:Mus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mental disorders: theoretical bases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s
透過生理、神經物理學和社會文化等不同面向來看音樂治療,並討論在不同臨床環境中,音樂治療的角色與面向。建議有一些音樂治療了解後再閱讀,更能了解書中的概念與其中獨道的見解與知識。
書名:Improvisational models of music therapy
針對即興音樂治療的不同模式解析,包含: Nordoff-Robbins、Analytical music therapy…等。每個項目都有清楚的討論到評估、治療流程與評估。讓大眾較為不瞭解的”即興音樂”輪廓,更加清晰易懂。
書名:Defining Music Therapy 第二版
書名:Case Studies in Music Therapy
本書分為四部分。第一部分在介紹個案可以在音樂治療中獲得哪些音樂體驗,包含即興(improvising music)、再創造 (re-creating music)、創作 (composing music) 與聆聽 (listening to music)。第二到第四部分,Bruscia分享許多與不同族群合作的例子,從小孩、成人、到老年人。每個案例都從個案簡介作為出發,而音樂治療師可能提供什麼樣的介入手法,並探討過程中的發現及音樂治療療程結束後在非音樂環境下的改善。
書名:The New Music Therapist's Handbook
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介紹可接受音樂治療的不同族群、音樂治療中的不同技術 (techniques),與音樂治療課程中的階段步驟。包含轉介 (Referrals)、建立關係 (Building Rapport)、評估 (Assessment)、設定目標 (Goals and Objectives)、觀察 (Observation)、音樂治療策略 (Music Therapy Strategies)、治療計畫 (Treatment Plan)、執行 (Implementation)、療程後評估 (Evaluation)、終止療程 (Termination),並在每一個階段中分享自身的臨床經驗。
書名:Handbook of Neurologic Music Therapy
神經音樂治療 (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) 手冊中,作者針對因神經系統而引起的官能不良或疾病,像是中風 (stroke)、腦創傷 (traumatic brain injury)、腦性麻痺 (cerebral palsy)、帕金森氏症 (Parkinson’s disease)、阿茲海默症 (Alzheimer’s disease)等等……詳述如何運用不同的音樂治療手法去改善個案的需求。內容分成三個主要範圍:認知領域 (cognitive domain)、感覺運動/復健領域 (sensorimotor rehabilitation domain)、以及說話與語言復健 (speech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domain)。
書名:Music Therapy with Premature Infants: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l Interventions 第二版
本書討論新生兒分別在三個階段:出生前 (prenatal)、出生前後 (perinatal)、以及出生後(postnatal) 的醫療評估、神經發展與身體的變化。內容主要在於說明音樂治療如何幫助只有30到32週的早產嬰兒,增強接收多重感官刺激 (stimuli) 的容忍度以及幫新生兒在出生後三個月(trimester)內達到他們個別化的最佳發展……等。
書名:Music therapy,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autistic child
本書的前半部,作者對人類因腦的功能、適應機制、感覺系統以及對外在刺激的聽覺處理,產生相對的回應與行為而做說明。Berger表示每位自閉症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訊息處理模式,包含接收訊息、處理訊息、以及如何詮釋它們。但作者強調,每個行為都有其背後的原因存在。因而去了解自閉症者他們各自的感覺界線 (sensory boundary)和接收訊息的方式,是在他們身旁的人們的責任。 本書的後半部主要在探討音樂的元素與個案行為之間的關係。音樂治療師在與個案的音樂互動中,透過每個音樂元素:節奏、旋律、和聲、力度、音色、與架構,去觀察個案的情緒與身體生理功能上的細微變化,再以此做出相對應的音樂介入。作者也簡單舉例如何透過音樂,誘導出個案的心情與肢體回應並且幫助他們改善他們的需求。